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耆老講古(一)

八煙─一個充滿大地靈氣的名,傳說之一是說因為此處擁有硫氣孔,北磺溪流經其間,藉由大屯山地熱引發渾然天成的酸性硫磺鹽泉,常有多道硫磺水煙升起,古人取「八」為眾多之意,這個硫煙裊繞、水氣氤氳之地,久之就稱為「八煙」。
聚落裡的蔡進忠老先生,大家親切地喊著他進忠伯,從他口中娓娓道來八煙地名的由來:古早時聚落的礦口有煮硫磺的鼎有八支煙囪,長期以來八道白煙裊裊與聚落共存成一獨特風景,後來陽金公路開通後便「八煙」以為名。進忠伯所述的八煙由來更多了一分人味,從中也讓我們體會到八煙聚落與磺礦密不可分的關係。
八煙是早期魚路古道的重要據點,魚路古道又稱金包里大路(金包里為金山舊地名),連接士林以及金山磺港,金山磺港為早期開發之漁港,磺港是因硫磺由此地輸出,在歷史上別具意義,而供應台北城之漁貨亦以磺港為生產之大宗,百年以前金包里漁民利用這條古道,擔著魚貨翻山越嶺,至士林販售,然後再越嶺返回金包里。金包里大路在現代人的眼中也許是條或可稱為崎嶇的山徑,但是確也曾經是連接古台北城及金包里間漁業經濟、礦產輸出的重要動脈。八煙這座落在金包里大路上的聚落,亦曾經是來往商旅的重要中繼站。
現年66歲的蔡慶源先生自小14歲起便開始擔任採硫磺的工作,當時工資是一天14元,採礦的工作時間極長且耗費體力。但他說當時也是把吃苦當吃補,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就這樣持續工作直到採礦場停場結束才那段辛苦的採礦生活。他說話的同時,也揮舞著那彷彿永遠帶著泥巴的雙手,粗糙、龜裂、滿布風霜,但是卻厚實而溫暖。他說與從前的條件相比,現在的農人生活即使天天雙手沾著泥土、日曬雨淋,也比當年採礦生活好太多了。
進忠伯也說除了忙於農務或家務外,農閒時就會去擔硫磺,擔硫磺工作不是屬於全年性的,就當是貼補家用。蔡進忠的妻子蔡許絆小時候住在八煙鹿仔寮上方,她小時候也曾經擔過硫磺,早上從大油坑礦場出發,擔著硫磺,攀上油坑崎,然後到山豬湖,置放於磺棧。磺棧是放硫磺與土炭的寮仔,以桂竹剖半後當做屋頂。離開山豬湖的磺棧,換擔土炭回來大油坑礦場。當時大油坑礦場並沒有路下到陽金公路,和金山是屬於不同礦區。每次擔硫磺或土炭時,都有傳票登記,要一段日子之後才一次領錢,當時大油坑礦場是屬於英商德記礦業公司(日治初期1897年取得陽明山地區大油坑的礦權,1993年停業)
硫磺成品為圓筒狀,每粒硫磺為50 公斤。擔硫磺的重量隨大人與小孩、男人與女人而有不同,男人每邊各擔1 粒,女人每邊各擔1/2 粒,小孩每邊各擔1/4 粒,所以小孩一次約可擔20 幾公斤。擔硫磺的裝束與擔魚差不多都是戴斗笠、穿草鞋,穿草鞋主要為防止滑倒。只是擔硫磺用竹簍,而擔魚用竹篩。
當他們夫婦共同回憶起擔硫磺貼補家用的歲月時,我們則不由感佩這些聚落的耆老們胼手胝足的精神。常覺得他們總比實際年齡年輕、神采奕奕,除了八煙的好山好水外,應該還有一股堅毅的生存意志,不斷地淬鍊他們的精神。







參考資料:
1.        李瑞宗,2004,金包里大路北段(八煙—磺港)調查研究與復舊計畫,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2.        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2011100年度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助理監測員參與在地自然保育工作及帶動地方生態產業計劃─八煙聚落第2季社區執行成果報告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